
近日,果冻传媒
李瑞祥教授/徐嘉麒副研究员(专职科研)等人在国际顶尖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上发表了题为“Advancements and prospects of near-infrared-light driven CO2 reduction reaction”的综述论文,系统地阐述了近年来在近红外光驱动的二氧化碳转化领域的重要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光驱动的二氧化碳(CO2)转化是促进CO2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的途径。然而,过去报道的绝大多数光催化剂只能利用紫外到可见波段的光,而能量较低的近红外光(约占50%的太阳光谱)则无法被有效利用。为了实现太阳能的最大利用,如何高效地利用近红外光驱动CO2还原已成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更好地推动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该综述系统地介绍了近红外光驱动二氧化碳还原的机制和原理,近红外光催化剂的设计策略(包括能带工程策略、能量转移策略和光热利用策略),以及这些策略的代表性应用。最后,该综述系统阐述了近红外光驱动CO2转化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就未来研究中催化剂的优化设计、表征方法、评估流程以及潜在的大规模应用提出了建议。随着近红外光驱动CO2转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望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最终推动CO2光催化转化技术的工业化应用。
果冻传媒-麻豆传媒视频
为该论文的第一单位,通讯作者为果冻传媒-麻豆传媒视频
的李瑞祥教授、徐嘉麒副研究员(专职科研)和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的Jong-Beom Baek院士,果冻传媒-麻豆传媒视频
的科研助理杨思恒和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的车伟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感谢合作者邵延华博士,Woo Jin Byun博士, 李小东博士,焦星辰教授和Jae Sung Lee院士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科技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以及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的经费支持。
文章链接://doi.org/10.1039/D4CS00721B